充值中心 | 在线客服

三国兵法考之“无中生有”——程昱伪字造假书

[2014-10-01]

“无中生有”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七计,“敌战计”的第一计。其中的“无”,指的是“假”,是“虚”。“有”,指的是“真”,是“实”。无中生有,就是,真中有假,假中有真。虚实互变,扰乱对方,使敌方判断失误。在实际生活中,此计运用范围极广,多为信息不平等条件下发生的诓骗欺诈行为。但是正所谓“兵不厌诈”,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,在兵家之争中可谓是司空见惯。无论哪朝哪代,“无中生有”的事例均多如牛毛。此间在三国时期攫取一例,小说片刻,是为——程昱伪字造假书,无中生有赚徐庶。


古城聚义后,刘备得到徐庶相助,接连数次打败曹军大将曹仁,并且夺得樊城。曹仁与李典逃回许昌后,去见曹操,哭拜请罪。曹操说:“胜败乃兵家之常事,但不知是什么人在为刘备出谋划策?”曹仁说是单福。谋士程昱笑道:“此人不是单福,而是颖州徐庶。单福是其假托之名。”曹操说:“徐庶的才能比您如何?”程昱说:“十倍于昱。”曹操说:“太可惜了,贤能之士归了刘备,刘备到时羽翼一丰,该如何是好?”程昱说:“徐庶虽然在刘备那里,但丞相将他招来并不困难。”原来,徐庶为人至孝,幼年丧父,家中只有老母,而其弟徐康已亡,老母无人奉养;程昱于是教曹操把徐庶的老母赚至许昌,然后命其写书信招徐庶来归。


曹操大喜,派人连夜将徐庶母亲接来许昌。不想徐母是一位深明大义之人,宁死不肯写信让儿子弃明投暗,反而大骂曹操托名汉相,实为汉贼。曹操大怒,喝令左右杀死徐母。程昱连忙劝阻说:“丞相如果杀了徐母,一则损害了自己的名誉,二则成全了徐母的德行。而徐母一死,徐庶必然死心塌地帮助刘备。不如先留下她,使徐庶心悬两处,不能一心一意地辅助刘备。然后,我再设法赚他回来。”曹操觉得这话有理,遂不杀徐母。

从此以后,程昱几乎每天都去问候徐母,对待徐母就像自己的生身母亲;并且欺骗徐母说,自己曾经与徐庶结为异姓兄弟。程昱还经常馈赠物品给徐母。他每次派人送物品给徐母时,总是写有书信附上。徐母因此也常亲自写信让来人带回。程昱赚得徐母的笔迹之后,便模仿其字体,以徐母的名义,诈修家书一封,派一名心腹之人,拿着书信,去新野见徐庶。果然,徐庶见信之后,泪如泉涌,当即去见刘备,希望能让他回去见母。刘备当然割舍不得,但也不便勉强挽留。数天之后,二人只好洒泪相别。这样,程昱用一条“无中生有”之计,将徐庶骗到了曹操那里。却不料徐母得知徐庶被赚来之后大骂其不明大义,竟愤而自尽,徐庶悲愤难以自禁,发誓终生不向曹操进献一言,于是乎就有了“徐庶进曹营——一言不发”的典故。


也许“无中生有”看起来不那么光明磊落,为正派人士所不齿,但在军事、政治和外交斗争中,无中生有则是敌我双方均可使用的一柄双刃剑,尺寸之间对双方均有可能造成杀伤,全凭用计者把控。“无中生有”是极具隐蔽性和杀伤力的计策,总会令人防不胜防,使得“兵不厌诈”教条体现得淋漓尽致。